联系电话

131-22073935

技术文章/ Technical Articles

我的位置:首页  >  技术文章  >  高温箱式烧结炉采用了哪些烧结技术

产品分类 / PRODUCT

高温箱式烧结炉采用了哪些烧结技术

更新时间:2025-07-21      浏览次数:58

高温箱式烧结炉采用了哪些烧结技术高温箱式烧结炉的烧结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不断优化升级,以满足不同材料的精密烧结需求。除了传统的常压烧结和热压烧结外,现代技术还引入了以下创新工艺:

**1. 放电等离子烧结(SPS)**
通过脉冲电流直接作用于粉末颗粒,在极短时间内(几分钟至十几分钟)实现材料的致密化。该技术能有效抑制晶粒粗化,特别适用于纳米材料、陶瓷复合材料的高效烧结,其快速升温特性还可降低能源消耗约30%。

**2. 微波辅助烧结**
利用微波电磁场对材料进行整体加热,热量从内部向外传递,避免了传统辐射加热导致的温度梯度问题。例如,氧化锆陶瓷采用微波烧结时,晶粒尺寸可控制在亚微米级,且孔隙率降低至0.5%以下。

**3. 气氛控制烧结**
通过向炉内通入氮气、氩气或氢气等保护性气体,防止材料高温氧化。在硬质合金烧结中,氢气氛围能还原表面氧化物,使钴粘结相分布更均匀,显著提升合金的抗弯强度。部分设备还集成真空系统,先抽真空再充入惰性气体,进一步减少杂质干扰。

**4. 分阶段梯度烧结**
针对多层功能材料(如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电解质),程序化设置多段温区曲线。例如,先以5℃/min升温至800℃排除粘结剂,再以2℃/min升至1500℃完成晶界扩散,最终缓冷避免热应力开裂。

高温箱式烧结炉(又称箱式烧结炉)是实验室和工业中用于陶瓷、金属粉末、电子材料等烧结的核心设备,其烧结技术的核心是通过精准控制温度、气氛、压力、升温 / 降温速率等参数,实现材料的致密化、晶相转变或性能优化。具体采用的烧结技术可从以下几个维度划分,涵盖基础控制技术和针对特殊材料的进阶技术:

一、核心基础烧结技术(通用型)

这些技术是高温箱式烧结炉的标配功能,适用于大多数常规材料(如普通陶瓷、金属氧化物等)的烧结,核心是 “精准控温 + 稳定加热"。

1. 程序升温 / 降温烧结技术

通过可编程温控系统预设温度曲线,实现 “升温 - 保温 - 降温" 全流程自动化控制,避免人工操作导致的温度波动,是烧结的基础技术:


  • 原理:根据材料特性(如烧结临界温度、晶相转变温度),设定阶梯式升温速率(如 5℃/min→10℃/min)、多段保温时间(如在 800℃保温 2 小时去除粘合剂,1200℃保温 4 小时致密化)和降温速率(如缓慢降温减少内应力开裂)。

  • 应用:几乎所有材料的烧结都依赖此技术,例如陶瓷坯体烧结需缓慢升温避免水分快速蒸发导致开裂,金属粉末烧结需在特定温度区间保温促进颗粒扩散。

2. 静态空气烧结技术

在自然空气气氛(含氧气)中进行烧结,适用于抗氧化性较强的材料(如氧化铝陶瓷、部分耐高温金属):


  • 特点:无需额外气氛控制装置,成本低;但仅适用于在空气中稳定的材料(不会氧化或分解)。

  • 局限性:若材料(如金属粉末、含碳材料)在高温下易氧化,则需搭配气氛控制技术(见下文)。

二、气氛控制烧结技术(针对敏感材料)

对于易氧化、需还原环境或需避免杂质污染的材料(如金属粉末、电子陶瓷、磁性材料),高温箱式烧结炉会配备气氛控制模块,通过调控炉内气体成分实现精准烧结:

1. 惰性气氛烧结技术

  • 原理:向炉膛内通入惰性气体(如氮气、氩气),置换空气(主要排除氧气),防止材料高温下氧化或与空气中成分反应。

  • 关键配置:炉体需具备气密性(通常采用硅胶密封圈 + 压力控制),配备气体流量计、进气 / 排气阀门(控制气体流速和压力)。

  • 应用:

    • 金属粉末(如铜、镍)烧结:避免氧化生成金属氧化物,保证烧结后材料的导电性或致密度;

    • 含碳材料(如碳陶瓷):防止高温下碳被氧化为 CO?。

2. 还原气氛烧结技术

  • 原理:通入还原性气体(如氢气、氨分解气(N?+H?混合气)),在高温下还原材料表面的氧化层,或促进材料的还原反应。

  • 关键要求:需严格控制气体纯度(如氢气纯度≥99.99%,避免杂质污染)和流量(防止气体浓度过高引发安全风险),炉体需具备防爆设计(如安装氢气泄漏报警器、防爆阀)。

  • 应用:

    • 磁性材料(如铁氧体):通过氢气还原去除杂质氧化物,提升磁性能;

    • 金属氧化物还原(如氧化铁粉还原为金属铁)。

3. 真空烧结技术

  • 原理:通过真空泵将炉膛抽至真空状态(通常真空度≤10??Pa),避免气体分子对材料的污染(如氧气、水汽、杂质气体),同时可降低材料的烧结温度(真空环境下材料扩散速率更快)。

  • 关键配置:炉体需采用密封结构(如金属密封圈)、配备真空规(监测真空度)和真空泵(旋片泵、扩散泵等,根据真空度需求选择)。

  • 应用:

    • 高纯度陶瓷(如氧化锆):避免空气中杂质(如 SiO?)融入材料,保证纯度;

    • 难熔金属(如钨、钼):防止高温下氧化,同时减少气体对材料的侵蚀。

三、进阶烧结技术(针对高性能材料)

针对需要更高致密度、更均匀显微结构或特殊性能的材料(如航空航天材料、电子元器件),高温箱式烧结炉会集成更精密的控制技术:

1. 加压烧结技术(部分箱式炉可集成)

  • 原理:在烧结过程中对样品施加压力(通常为轴向压力,0.1-50MPa),促进材料颗粒的接触和扩散,降低烧结温度,提升致密度(尤其适用于难以烧结的脆性材料)。

  • 关键配置:炉体需配备加压装置(如液压杆、丝杠)和压力传感器,炉膛材料需耐高温且耐压(如采用石墨模具)。

  • 应用:

    • 结构陶瓷(如氮化硅):通过加压减少气孔,提升材料的强度和韧性;

    • 粉末冶金零件:缩短烧结时间,降低生产成本。

2. 分步控温烧结技术(程序升温的升级)

  • 原理:根据材料的烧结机理,将整个过程分为多个阶段(如排胶阶段、预烧阶段、烧结阶段、冷却阶段),每个阶段单独控制温度、升温速率、保温时间甚至气氛,实现 “精准分段调控"。

  • 核心优势:避免单一温度曲线导致的缺陷(如排胶不导致烧结后起泡、升温过快导致材料开裂)。

  • 应用:

    • 含粘合剂的坯体(如陶瓷注射成型坯体):先在低温(200-600℃)缓慢排胶(去除有机粘合剂),再升温至烧结温度,防止坯体开裂;

    • 多层复合材料:通过分段控温避免不同材料因热膨胀系数差异导致的分层。

四、辅助技术:提升烧结稳定性与效率

1. 均匀加热技术

  • 原理:通过炉膛结构设计(如多区加热元件分布、炉胆材质选择)和温度均布优化,保证炉膛内温度均匀性(通常要求 ±5℃以内,高精度炉可达到 ±1℃)。

  • 实现方式:

    • 加热元件分区布置(如上下左右多组加热丝 / 硅碳棒,独立温控);

    • 采用高导热炉胆(如刚玉、石墨)或导流结构,减少炉膛内温度梯度。

  • 重要性:温度均匀性直接影响样品烧结后的性能一致性(如陶瓷的致密度、金属的硬度)。

2. 余热回收与节能技术

  • 原理:通过保温材料升级(如采用纳米保温棉、莫来石砖)和炉体结构优化(减少热辐射和传导损失),降低能耗;部分炉配备余热回收装置(如利用排烟余热预热进气)。

  • 应用:适用于长期连续烧结(如工业生产),可降低 30%-50% 的能耗。

总结

高温箱式烧结炉的烧结技术并非单一技术,而是 **“基础温控 + 气氛 / 压力调控 + 辅助优化"** 的组合,具体选择需根据材料特性(如是否氧化、烧结温度、致密度要求)和生产需求(如批量、精度)确定:


  • 普通陶瓷、耐高温材料:以 “程序升温 + 静态空气 / 惰性气氛" 为主;

  • 金属粉末、敏感材料:需 “惰性 / 还原气氛 + 精准控温";

  • 高性能材料(如高致密度陶瓷、特种合金):需 “真空 / 加压 + 分步控温 + 均匀加热"。


这些技术的核心目标是:在保证材料性能(如致密度、强度、纯度)的前提下,实现高效、稳定、可控的烧结过程。


未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渗透,智能烧结系统可通过实时监测收缩率、电阻率等参数动态调整工艺,推动烧结技术向更精准、更节能的方向发展。
?



微信扫一扫
131-22073935

地址:奉贤区海坤路1幢1号